青岛海牛的处境,现在谁都能看出来不妙,但问题是“到底有多不妙”,最近德国转会市场公布了最新一期球员身价,青岛海牛以总身价330万欧排名中超倒数第一,放眼整个联赛,这不仅是个数字上的落后,更代表着球队的竞争力从纸面到现实都难以支撑起保级的重任。
有人说,中超球队的身价就是个参考,别太当真,但先别急着反驳,深扒这个榜单,你会发现它其实不只是个身价问题,而是青岛海牛整个运营逻辑的真实写照。
首先,青岛海牛在整个联赛里几乎可以算是“老龄化球员集散地”,德转对身价的统计有个很明确的规则,那就是年龄越大,身价越低,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青岛海牛的身价排名会这么惨不忍睹。
球队的引援基本是免签老将,当其他队都在抢20岁出头的小妖时,海牛却在满联赛找合同到期的高龄球员,比如尼古拉、奥古斯托这样的常年混迹低级别联赛的外援,虽然确实是能踢,但身价根本拉不起来,这还不算,国内球员也是同理,租借来的年轻梯队球员大多是其他队挑剩下的,工资低、潜力有限,能填补阵容空缺就算不错了。
你说老板不想投入吗,显然不是,乔伟光把海牛从业余队拉到中超,这种精神确实值得点赞,但问题是,中超的生存法则早就不只是靠情怀站得住脚了。
外援问题是青岛海牛这赛季的“灾区”,奥尔梅尼奥身价连中超Top100都没进,基本可以确定低于35万欧,而尼古拉和奥古斯托的身价更是持续下滑,这说明什么呢,说明海牛这套外援组合不仅实力不强,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潜力,作为保级球队,这就很致命了。
对比一下其他保级对手,长春亚泰的外援埃里克身价150万欧,梅州客家的杜加利奇也有100万欧,这种差距直接写在纸面上,而比赛场上更是肉眼可见,海牛的外援除了威林顿席尔瓦能偶尔亮一亮,其他人基本就是维持现状,说白了就是“轮班打工”,既没爆点也没太多存在感。
至于国内球员,情况好不到哪去,上赛季送走康瓜、钟晋宝、王建明这些主力之后,海牛的阵容厚度直接打回了重建前,主力球员不是离队涨薪就是被迫转会,剩下的人嘛,实力大家都心知肚明。
引援呢,能签来的基本都是合同到期的免签球员,年轻人没名气、工资低,老将也就是撑撑场面,听起来省钱,但这种“节流”真的扛不起保级大旗,更别提青岛海牛本赛季联赛平均年龄是最高的,球队阵容构成就是个“养老院”,你让球迷怎么不着急。
说到李霄鹏,压力不用多说,赛季初接手的时候就知道这活不好干,但现在的问题是,球队的资源有限、老板的投入有限,教练的战术再怎么调整也没办法凭空出奇迹。
第一阶段下来,战术上的保守可以理解,毕竟阵容深度实在不够,逼平对手是拿分,输少点也是拿分,但这种踢法在下半赛季明显不够用了,保级对手不等你慢慢磨,青岛海牛得主动出击才行。
那引援问题怎么解决呢,除了俱乐部的预算支持,李霄鹏或许真得动用个人关系了,找几个能踢的内援租借来,工资低、名气小都没关系,能撑住局面就行。
总结来说,青岛海牛的困境并不是单单一个身价低的问题,而是整个球队资源有限、打法保守、运营思路过于节约导致的连锁反应。
乔伟光的坚持值得尊敬,但如果想让球队真正立足中超,情怀和低成本显然不够,投入是必须的。
至于李霄鹏,眼下能做的就是尽快调整战术、利用人脉补充阵容,毕竟保级是场硬仗,要赢,就不能再继续摆烂了。
股票杠杆平台软件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