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个网友在后台留言表示没接触中医前,自己总觉得夏天往空调房钻、冰奶茶吨吨灌是人生一大乐事,冬天懒得动、爱吃重口味也没当回事。可跟着老中医慢慢学了些门道后,才发现那些让当下舒坦的习惯,其实都在悄悄掏空身体。今天就跟大家唠唠,这位网友学中医后改掉的那些“坑”,或许你也中了招。
空调房待久了,身体成了“寒湿仓库”
以前夏天逛街,哪凉快往哪扎,商场空调开16度,我还得找个风口对着吹,觉得这样才够爽。结果呢?肩膀像贴了块冰,一吹冷风就疼,来例假时肚子坠得直不起腰。
老中医说,这是“贪凉伤了阳气”。咱们身体就像个小熔炉,正常情况下能把吃进去的水谷化成能量,可空调冷风像把“冰锥”,直接把炉火烧得越来越弱。寒湿趁机往骨头缝里钻,时间长了,关节炎、痛经这些毛病就找上门了。
现在我夏天尽量穿长袖,空调开26度以上,离风口远远的,实在热了就摇蒲扇。刚开始觉得闷,习惯后反而觉得身上暖暖的,肩膀疼、痛经居然慢慢好了。
冰饮甜食一时爽,脾胃早就“罢工”了
我以前是奶茶重度爱好者,加冰三分糖是标配,冬天也得喝冰美式,觉得“透心凉才解渴”。结果呢?稍微吃点油腻就反胃,大便黏在马桶上冲不净,舌头胖得像泡发的海绵,边缘全是齿痕。
中医讲“脾喜温恶寒”,冰饮就像给脾胃泼冷水,把消化食物的“火力”浇灭了。脾功能弱了,吃进去的东西化不成气血,反而变成痰湿堵在体内,人就容易累、发胖,脸上还冒油长痘。
现在我换成了温水泡陈皮,偶尔煮点生姜红枣茶,冰饮彻底戒了。刚开始觉得没味道,喝了俩月发现,胃口变好了,大便也成形了,连皮肤都透亮了些。
冬天懒得动,气血成了“死水”
以前冬天我能窝在沙发上一整天,觉得“猫冬”就是天经地义,最多翻个身换个姿势刷手机。时间长了,手脚凉得像冰坨,晚上被窝捂到天亮都不热,稍微动一动就喘。
老中医敲着我的膝盖说:“气血靠动才能活,你整天不动,气血就像一潭死水,怎么可能不凉?”冬天阳气本来就藏在身体里,适当活动能把阳气“唤醒”,让气血跑遍全身,就像给房间通通风,空气才能新鲜。
现在我每天早上起来搓搓手、跺跺脚,晚上睡前用艾叶泡泡脚,哪怕只动10分钟,也比躺着强。这半年下来,手脚暖和多了,以前爬三楼喘半天,现在爬五楼也不费劲。
重口味吃多了,身体成了“火窝”
以前无辣不欢,火锅必须特辣,烧烤要撒三层辣椒粉,觉得这样吃才够味。结果呢?嘴巴里天天长溃疡,脸上痘痘此起彼伏,一到晚上就口干舌燥,总想喝水。
中医说这是“饮食不节,内生虚火”。辣椒、烧烤这些辛辣刺激的食物,就像往身体里扔柴火,偶尔吃点能开胃,天天吃就把津液烧干了。虚火往上冒,嘴巴、皮肤就遭了殃,看着是“上火”,其实是身体在喊“缺水”。
现在我炒菜少放盐,辣椒偶尔点缀,每周喝两次银耳百合汤。刚开始觉得没滋味,慢慢品出食材本身的香,溃疡没再犯,连脾气都变温和了——以前一点就炸,现在很少莫名烦躁。
其实中医不是让咱们过苦日子,而是教咱们顺着身体的性子来。就像养花要知道它喜阴还是喜阳,人活着也得明白什么对自己的“小熔炉”好。那些当下的“舒服”,如果是以透支健康为代价,再爽也别贪。毕竟,身体舒坦了,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,你说对不?
股票杠杆平台软件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